【践行核心价值观之七•教师篇】
一脉春风孕芳泽 三千桃李冠集英
——外语系辅导员王成宝侧记
王成宝,男,1981年2月生,中共党员,本年度担任11英语1、2、3班、12法语、12商英共5个班级的辅导员,承担45课时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2013年5月,获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第一届辅导员职业技能比赛三等奖;2013年10月获第二届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二等奖;2014年3月获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2013年度优秀辅导员博客评选优秀奖;2014年3月获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2013年度优秀辅导员博文评选三等奖。所负责班级先后获得多项荣誉,所带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各类奖项。
春光融融,柔和的阳光透过窗台倾泻进入屋内,洒遍了整块地板。沐浴在阳光里的王成宝老师,脸上带着温暖的微笑,看到我们走进办公室,王老师忙起身迎接,他的热情和温暖瞬间让我们忐忑的心情放松了下来,也让之后的交流显得非常轻松。
众所周知,辅导员在大学生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到就业、人生道路的选择,小到生活中的繁琐杂事,几乎都要辅导员来过问、操心。辅导员工作虽然劳累辛苦,但他乐此不疲,和学生打交道成为他最快乐的事情之一。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王老师的求学之心永无止境。他认为每个人发展的空间是无限的,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和知识结构同等重要,他希望能和学生们一起成长。“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因此,他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对自己,他“学而不厌”,在知识的殿堂里不断提升自己,希望能够创造更好的生活;对学生,他“诲人不倦”,孜孜不倦地教导学生,在他们成长路上担当起“点灯人”的角色。古人云:“经师易遇,人师难遭”,一个好老师并不是简单的教书匠,他需要传道、授业、解惑。
“高山景行,景行行止”。王老师的教诲如同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他的学生们耳濡目染,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受到很深的影响。张瑞,王老师出色的学生之一。他曾获得2013年度“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王老师对他印象深刻,但不仅仅是因为这一点。言谈中得知,张瑞同学大一大二时成绩与表现并不突出,但系里的老师、领导都对他进行鼓励并且提供机会,让他参加系里的选拔培训,参加全校、省里以及国家的比赛,最重要的是,他个人非常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向前走,终于厚积而薄发,一鸣惊人。
“谁的青春不迷茫”,迷茫是大家成长中的一个阶段,王老师讲得动了情。优秀学子张瑞在大一大二时也曾感到迷茫、困惑,王老师也承认自己曾经也挣扎过、迷茫过并苦于无人交流。但幸运的是,他们都从那样艰难的日子里成功地走出来了。张瑞在困惑与迷茫中醒悟,看到自己的优势所在,认识到自己不应该虚度光阴,并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取得一些成就。“我允许你迷茫,但是你不能一直迷茫,你要在迷茫中思索,去做些什么?”这是他对学生说的最多的话语之一。王老师说学生们要自己在迷茫中探索、思考,尽快走出来,适应大学新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学会与人交流和沟通。希望同学们要常进图书馆,广泛涉猎书籍,不要局限在专业课上,要渐渐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目标方向,在以后选择职业、人生方向时尽量与兴趣爱好、特长相结合。
仁而爱人 普泽学子
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全部秘密在于爱”。习总书记也曾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座谈会上提到,老师对学生要有仁爱之心。因此,王老师始终把“公平、公正、一颗对学生的爱心”,作为自己的工作原则。他严肃地说,无论是评奖评优还是平时对待学生,辅导员都应该一视同仁。同时他建议每个老师都应该主动地去了解学生,这样才能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让爱在师生间传递。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王老师回忆到,10级学生毕业聚餐的时候,有个环节是每个人都要到前面去讲自己四年来发生的最有感触的事情,即使是内向腼腆的人最后也站在了大家前面。虽然刚开始大家都说好了不哭,可最后全都不争气地哭了,他对此触动很深,眼看着自己的学生们就要各奔东西,心里很难受。王老师对自己的学生们评价很高:大部分学生都非常懂事、自觉性高,有独特的见解。他所带的11级毕业班考研录取率很高,对此,他骄傲地说:“学生的成就就是我最骄傲的地方!”
在平凡而琐碎的日日夜夜里,在爱与被爱之间,他们共同成长。虽然平时的工作很忙,但是王老师也没有忽略与学生的沟通。大一的时候,王老师选择以班会的形式与学生交流,当然如果时间允许,王老师也会与他们一起参加活动,劳动周有了空闲,他就与学生一起拔草、聊天;开班会时“有事情就讲讲,没事情就聊聊”;查卫生时就去宿舍与学生们沟通、交流;到了大二,王老师会带他们的课,这时候就通过课堂去了解学生们,有了前两年的基础,大三,王老师选择更为轻松的方式,如微信,QQ群,不定期地给学生们发送一些人生感悟,心灵鸡汤,像朋友一样,用爱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用耐心解决他们心中疑惑。一路陪伴他们成长。他的学生们在追梦路上并不孤独,同途而行的人有他,他一直都在,从未离开。
随着辅导员年限的增加,王老师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但是他却一直在反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他希望对于下一届,甚至下下一届的学生能够弥足以前的不足,王老师最希望的是他的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能始终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一个人如果真的想要进取,只要他不懒,一直在行动,最后总会有所收获。
此心安处 便是吾乡
“此心安处是吾乡”。王老师不羡慕西晋时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因思念吴中菰菜羹,鲈鱼脍,遂弃官南归的张翰。因为对于王老师来说,池州即是他的第二个家乡。王老师的家乡在巢湖,巢湖——这个古称“南巢”的地方,襟江拥湖,人杰地灵,孕育出许多风流人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王老师在巢湖的滋润下长大。而来到这灵山秀水、烟雨江南的池州,就被这里的蓝天青山碧水所折服,于是便在这里安了家。王老师笑着说:“身上也沾染到了池州的气息”。每当疲劳的时候抬起头望着这里蔚蓝的天空,心里好像也被净化了,再多的烦恼与苦闷也都烟消云散了。池州于王老师来说还有个非凡的意义,就是见证了王老师的爱情。王老师的妻子是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数学系的老师,两人举案齐眉,琴瑟和鸣。如今生儿育女,更是在这片土地上动了情,扎了根,生了芽。欧文曾说过:“人类的幸福只有在身体健康和精神安宁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王老师在池州的生活可谓二者的完美契合。“休说鲈鱼堪脍”,于王老师来说,池州是此身安处,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池州的风景如画切合王老师追求的安宁之心,在这种情景下,王老师并没有忘记当初选择辅导员的初衷,时时刻刻铭记于心,叮嘱自己在教育之路上不仅要求自身心安,亦要为学生求得心安。王老师说,他本身性格是比较内向的,喜欢安静的环境,校园与社会比起来,相对还是比较安静的,少了很多纷扰。和学生们在一起,朝气蓬勃,能够保持一个比较年轻的心态。“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这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王老师从学生身上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些收获经过积年累月的沉淀,最终成为丰富的工作经验,使他在日常工作处理过程中越来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与此同时,这些收获促使自身臻于完善,又在教育学生之路上真真切切的回馈给学生,这也是一种双赢!正因为王老师不忘初心,才得善始善终!秉承着着这种观点,在教育之路兢兢业业,越走越坦顺。
在岁月的流逝中他用奉献书写真情,在四季的更迭中他用平凡造就伟大。“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王成宝老师用春风化雨般的细心与责任心温暖着我们,感动着我们。春时,用心的播种浇灌,来年,必将收获一片的芬泽,将身处于桃李园,纵是无风,亦自有砌下的落英如雪,拂了一身还满!” (撰稿、图片:余涔岑、宋千惠、刘丽/编辑:檀向群/审核:谢家顺)